各教学部门:
按照学校统一安排,10月5日-10日新老生即将返校开学,10月11日正式开课,为确保教学工作稳定有序,现对近期教学工作作如下安排。
一、做好开学准备
1.熟悉课表和上下课时间。各学院(部)要将公布的课表,再次通知到教师和学生,登录系统查阅课表、熟悉课表。各班级提前打印课表,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公布。外聘教师要安排专人通知,明确学校的上下课时间,并按学校防控要求做好到校的准备,确保能按时开课到位。
2.熟悉教学环境。各学院要安排教师和学生,根据课表安排提前熟悉教学楼层分布,以及多媒体教室、阶梯教室、机房、实训室的分布和准确位置,确保能按时到位。提前熟悉多媒体教室设备的使用,确保能按时开课。
3.准备实训教学。有关实训室和机房的管理部门已明确,各学院根据课程和课表需求,及时对接管理部门,提前安装上课需要的机房软件和环境。所有机房和实训室都要有专人管理,按时开关门,保障课程需要。
实训和上机课程所属管理部门要会同开课部门要提前准备耗材、检修仪器设备,排查安全隐患,确保实训课程顺利。
蕴华校区学生的实训开课设备,由相关学院提前制定计划,做好准备。
4.做好教材的领取工作。根据学生返校时间,教材已基本到位,各学院要按照教务部通知时间,组织学生干部以班为单位领取教材。具体见通知。
5.做好上课考勤准备。各学院要按照教务部要求,自行下载《教学日志》表格,按照填写说明,安排部署教师和学生做好填写准备,确保课堂使用。
6.开展教学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活动。各教学部门(含实验实训教学部)要重点对各实训室仪器设备、资源保障、危险化学品管理、特种设备管理、塑胶跑道、实训场所以及安全运营条件、安全隐患等进行检查、检修、处理,以确保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。
二、做好开学教学工作
1.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。各开课部门要做好线上教学的工作总结。第一周所有开课教师根据实际,针对老生安排一次复习课,总结三周线上教学内容,根据作业、互动等情况,有针对性对学生辅导答疑,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,做好线上线下衔接。
2.上好开学第一课。新开课教师要依据培养方案、课标(大纲)和授课计划,从学生的角度,按照说课的思路,要围绕为什么学、学什么、怎么学、怎么考核,介绍课程,让学生明白课程的功能、意义、目标、任务、要求、组织、考核等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接纳课程和教师。同时各院系要从教学内容、教学形式、课堂要求、教师礼仪、上下课礼仪、课堂管控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。要求全体教师从第一堂课开始,从我做起,从小事做起,树立课堂礼仪,抓好课堂秩序和管控,新学期新气象,展示新风貌。
3.开展听课调研巡查,抓好开学第一天。各学院(部)领导开学第一天到所属各班开展工作调研和随机听课。通过听课、师生交流,了解开学第一天教学运行,考察师生的精神面貌,调研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,及时改进;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教学巡查活动,督查教师的上课情况,掌握教材的到位情况,检查各班级开课和学生的上课情况,查找解决教学安全隐患。
4.结合学情分析,开展教研诊改。各学院要创新做法,通过问卷调查、座谈会、班会等各种形式,以班级为单位,开展好开课班级的学情分析。特别是依据三周线上教学情况和新生基础实际,任课教师及时调整授课计划,改进教学方法、手段、模式,做好课堂教学的诊改。各教研室要通过教研活动,共同研讨共性问题,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。
5.抓好新生专业教育。开学前后各学院以班级为单位,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,结合实际做好专业教育,培养职业兴趣。同时开展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介绍,公布教学进程安排,让学生提前了解三年或四年学习计划,明确课程学分、课时要求和毕业条件,了解职业资格和考证情况,为学习生涯规划奠定基础。
三、高标准做好课标制定
课程标准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支撑文件,是规定某一课程性质、课程目标、内容目标、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。是教师实施课堂的重要规范,各学院和开课部门要高度重视,认真组好职业本科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。
1.制定课程标准要紧密结合国家要求。公共基础课、思政课、体育美育、创新创业、劳动教育、安全教育、心理健康、军事教育等课程,国家文件和纲要有明确的要求,纲领性强,刚性要求多,要吃透精神,紧扣要求,在国家要求的规范内编制。
2.制定课程标准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。培养方案已经对培养目标、规格、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提出了明确要求,所有课程要围绕方案的实现服务。每门课程要根据方案中的角色和定位,根据人才能力形成矩阵和目标达成要求科学制定,所有的专业课程标准要经过专业负责人审定。
3.制定课程标准要紧密结合行业企业需求。要组建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校企团队,要深入开展岗位能力需求调研,专业核心课程要将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方法、新技术、新规范、新标准纳入学习内容,要将生产性任务、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纳入标准,将职业证书标准融入课程标准。结合本次课标的制定,各学院要组建完善专业建设委员会,建立校企共建标准机制。
4.制定标准要落实“三教”改革。在实施保障上要对课程团队、双师型教师、教学教法改革、信息化教学、规划教材的选用,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,提出明确要求。对课程思政实施、职业精神培养提出思路,对课岗赛证融通,建立学分银行和置换认定机制,明确提出要求。
5.要创新突破,高起点推进。要按照学校高水平、示范性本科职业学校的定位,在制定标准上率先突破,要站在为全国职业本科创造样板,引领发展的高度,高标准创新。每门课程要对照职业本科要求,对标南京工业、深圳职院、国家双高校,结合区域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,做出精品。核心课程标准要请高水平院校和同行专家进行论证指导。
6.要按照通知要求,按时完成。
四、做好规章制度学习和贯彻
近期学校密集出台了大量规章制度,有关教学的制度有11项,请二级学院及时组织师生学习宣贯,建立按章办事、按程序做事的生态和习惯。
五、用好教学教务管理系统
工科大教学管理平台经过数据迁移、整合,已经按照新学院、新工号以及专业、课程归属整合完毕。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教务等工作信息化管理,提高办事效率,请二级学院组织学习交流使用,“大家用起来、系统动起来、用好功能,用足功能”,有什么需求及问题以学院为单位“提出来”,统一修改与逐步完善,使系统高效服务于教学管理。
教务部
2021年9月29日